電話: 0596-3553869/15260616479 吳先生;
理論創新 理論創新
有機碳肥十大創新觀點
2020-04-27 瀏覽量:1890 分享:

1、碳元素占植物必須營養元素總量的50%以上,碳養分是礦物質養分的組合者,猶如混凝土結構中的水泥。應當把碳列為植物必須的“基礎元素”,才能建立更為科學的植物營養理論和施肥技術體系。

2、碳養分與生物肥力合成土壤肥力的陰面,礦物質養分是陽面。當陰陽平衡且富足,農作物就優質高產。陽盛陰衰或陰盛陽衰都不會高產。陰陽嚴重失衡,無機養分之間的平衡沒有意義。

3、無機養分離子態被吸收是低效的,無機養分與碳養分結合成零電價態被吸收才是高效的。貧瘠土壤缺乏碳養分是化肥利用率低的直接原因。

4、碳養分與無機養分之間是根據植物的DNA指令,按既定比例組合成植物組織的。碳養分不足,植物對無機養分需求就弱化。這是化肥利用率低和農作物低產的根本原因。

5、土壤有機質中所含的碳不是真實的碳養分。植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能直接吸收的碳養分必須是可水溶的小分子有機碳。

6、土壤板結是由于土壤中可供微生物利用的碳養分稀缺,微生物不能正常繁殖,導致土壤生物多樣性喪失。土壤板結與使用化肥沒有太多關聯。農用微生物制劑不帶碳,就是不帶軍糧的“空降兵”。

7、植物碳養分來源于兩通道。葉片吸收二氧化碳光合轉化是主通道。還存在碳養分被根系直接吸收的通道。碳養分改土促根,根深才能葉茂。根吸碳養分對葉片光合作用效率起著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8、當今我國耕地普遍缺碳,引發大面積農作物缺碳病,造成的損失超過農作物其他任何一種病害。農業最大的提升空間在補碳。

9、小分子有機碳可水溶、能速效,它的含量決定有機肥的肥效。我國商品有機肥工業拜錯了師門,沒有以生產有機碳養分為目標,制定了不科學的技術標準和錯誤的生產工藝,生產出一堆“腐殖化”的有機空殼。以生產小分子水溶有機碳為目標,應用先進的生化技術,就能將固液有機廢棄物加工成可與化肥匹配的,精細高效可計量應用的精品有機肥——有機碳肥。

10、建立國家有機碳肥產業并使化肥與有機碳肥復混施用,每年就能減少數百萬噸化肥的流失,并能將大量固液有機廢棄物轉化于沃土肥田,實現對我國耕地多渠道、多層面的大規模碳覆蓋,從而建立起新形勢下的大物質循環機制。這樣才合天道,才能實現土地的永續利用。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伊人_国产精品专区第一区_激情欧美国产在线观看_伊人精品在线免费视频